設計領悟--思想決定深度

做有思想的設計。設計思想是什么?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,不同的理解歸因于每個設計師不同的實踐經歷。設計思想是一門學問,用手摸不到,但是它可以通過設計作品來體現,讓你感受得到。我認為,設計思想指的是設計師用設計元素體現出來的智慧。簡單的理解,就是看設計師的決策是帶有特定的用意,還是沒有具體目的。有用意的,就有思想,那是一種藝術性的刻意的安排,設計師用設計方案讓觀眾產生共鳴、讓他人感到觸動,就是設計思想的良好表達,體現出設計師對設計的理解和對空間應用處理的能力。思想有深淺,智慧有高低,設計的作品層次就會有高度上的差別。所以說,沒有思想的設計,是因為設計師沒有找到要表達的主題,設計元素也只是偶然的堆砌。有思想的設計,那一定賦予了設計師對設計的理解。
思想決定深度。設計思想來自哪里?設計思想來自設計師對美的認識,來自設計師對生活的感悟,來自設計師對人的理解。設計師只是在做設計時是設計師,不做設計時,也是一個平凡生活中的個人。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生活中對事物的關注,習慣與愛好,都是影響設計師方案創作的重要部分,也是設計創意的不斷源泉,離開了生活中對事物的感觸,設計就成了無源之水。憑空捏造的設計,不是創新,脫離生活需求的方案,是沒有意義的創作,室內設計,是以人為本的環境策劃,所以它一定是與人的體會相關。要體會,那就要先讓自己深入到生活當中,感受什么才是美、什么才是舒適、什么才是方便、什么才是滿意。由此可見,室內設計,不僅僅是美學的藝術,它也是實踐的藝術,生活的藝術。我們所見所聞所想,影響著思想的深度,而思想的深度決定了設計作品的深度。一個出色的設計作品,就是設計師設計思想的綜合體現,思想越豐富,作品越有深度;作品越有深度,反映到觀眾眼里的就是舒適、協調、合理、方便。讓設計更有深度。設計師不能讓設計綁架,要做好設計,首先是不做設計。
敢于實踐,做生活的先行者:
既然設計思想來源于對生活的認識,那么我們就要做生活的先行者。想到的就去做,沒做過的,就去做,做過了,就是經驗,做好了,就是收獲。進行自己未有過的生活實踐,體驗更多樣化的生活方式,我們會比平常有更多不一樣的感受,同時,我們才更有資格去判斷好與不好、方不方便,舒不舒適、美與不美……,很簡單,一個房間好不好,住過的人才清楚,而這種真實的感受,單從表面往往看不出來。沒有實踐作出的結論,那是膚淺,通過實踐得出的觀點,那叫深度。在室內設計工作中,保守之人難以做出有創意的作品,經常會被一些所謂的現實條件束縛了自己。當一位設計師能夠從生活中獲得足夠的積累,一定可以在作品上給觀眾帶來驚喜,為自己獲得掌聲……